您好,欢迎来到世家鉴藏!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鉴定邮箱:chinajdsj@163.com   用户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 > 收藏新闻 > 知壶与识壶——顾景舟

知壶与识壶——顾景舟

2013/7/12 16:26:13中国世家鉴定收藏网

分享到:

  •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早年别称瘦萍、武陵逸人、壶叟,宜兴川埠上袁村人。顾景舟出生于紫砂世家,18岁随祖母

    邵氏制壶。20世纪30年代到上海仿制历代名作,临摹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之作。

      顾景舟做壶60余年,心摹手追明代、清代、民国诸名家,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器必精心构撰,出手皆成华章,形成了雄健而严谨、流畅而规矩、古朴而典雅、工精而秀丽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他视紫砂为生命,承前启后,融古铸今,一改清初以来紫砂壶纤细繁琐、堆砌繁华之气,追求壶体线条的流畅舒展,权衡比例的协调秀美,注重造型的简朴大方,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寸壶竟有斗米贵”的声誉。

      19884月,顾景舟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顾景舟不仅壶艺精湛,几十年如一日读书学习,博闻强识,有深厚的学养,且知古鉴今,著书立说,编著并出版《宜兴紫砂珍赏》一书,发表数十篇学术文章。

      顾景舟以其广博的学识,高超的技艺,在大陆、台湾、香港、日本、韩国等地区和国家的工艺美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出色的紫砂技艺人才,其中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中国陶瓷大师周桂珍、李昌鸿、张红华、潘持平等人,可谓桃李满紫园。

      顾景舟为名副其实的壶艺泰斗,身价最高的紫砂艺术大师。

      

        顾景舟的文章:

        壶艺的形神气-顾景舟

        顾景舟/文 写于198810月,见《紫砂春秋》

      宜兴紫砂壶艺,近几年出现了新的繁荣。老一辈艺师累有新作问世;秉承着传统艺技的中年艺人各擅胜场,新一代青年技工迅速成长,砂壶艺苑中群芳争艳,欣欣向荣。紫砂陶艺出现了史所未有的鼎盛景象。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艺人在创新。

      本文就壶艺的创新作简约的论述。

      紫砂壶艺的形成,是历代陶工和民间艺人世代相承的结果,是人们利用紫砂泥特有的性能,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的过程。丁蜀镇蠡墅羊角山古窑出土的大量紫砂残器证明,紫砂陶器远在宋代已开始烧造。执把注水壶、提梁注水壶等均是源于生活,来自民间,经创造而又用于生活的生活日用品。其造型简朴,制法粗犷,质坚耐用,里外不施釉。随着饮茶品茗风尚的发展与盛行,砂壶从田间劳作的携水用具而进入庭堂,成为家中饮茶的器皿。

     一、大彬制壶妙不可思

      据传,明正德年间,吴颐山的书僮供春「给役之暇,窃仿老僧心匠」,试着跟金沙寺僧捏制茶壶。周高起着《阳羡茗壶系》中嘉誉供春的作品云:「栗色闇闇,如古金铁,敦庞周正,允称神明垂则矣!」则供春就成为紫砂陶艺史上第一个被记载下来的大师傅。至明万历年间紫砂壶艺术被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妙手推上了新的高峰。其中以时大彬壶艺最为突出。明许次纾在所着《茶疏》中说:「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时大彬的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致,妙不可思。」确有独特的高雅风格,堪称一代名工。大彬所制茗壶款式甚多,有僧帽、菱花、六方、书扁、瓜棱、八角等,其泥质温润凝重,造型深厚健朴,可谓壶艺之典范。他的工艺技法至今仍值得借鉴和学习。自清以降,清皇朝更把紫砂壶列为贡品。这可从故宫博物院藏康、雍、干御用紫砂器中找到左证。

      二、艺高技精陈鸣远

      其后,以陈鸣远为代表的制壶高手,吸取自然瓜果、植物之形态,进行写生、变化、取舍、夸张,充分发挥紫砂泥材质之优良特性,制茗壶及文房雅玩,堆、雕、捏、塑,艺高而技精,独创一格。吴骞编《阳羡名陶录》一书中,有「鸣远一技之能,间世特出」、「制作精雅」等记述,可见他已达相当高的水平。其时,宜兴砂壶艺术进入宫廷,远销海外,故有「海内竞求鸣远碟,宫中艳说大彬壶」之誉。壶艺的创新使「荆南土俗雅尚陶,茗壶奔走天下半」(《阳羡茗壶系》)。

      与陈鸣远同时代的名手较多,许龙文、圣思等均可谓一流好手。《茗壶图录》一书中,日人奥兰田藏许龙文制葵花壶一件,「流直把环,通体以秋葵花为式,花瓣参差,向背分明,如笑如语」,「许氏巧手,制壶无一不竭尽智力,而兹壶精制尤穷神妙,非他工之可拟论」。南京博物院藏圣思所制之桃杯一件,艺精技巧,堪称捏型工艺的佳品。

      文学艺术导师陈曼生

      壶艺高雅风格之提高,陶刻装饰起了很大的作用。十九世纪初期,文人雅士日益爱好壶艺。陈曼生、郭频迦等积极参与壶艺。以书法、绘画、陶刻来装饰宜兴砂壶。集节古诗词之佳句,或自撰铭文;或与茶事清趣相联,缀以书法、绘画,奏以乃劲的金石刀法,使壶艺与陶刻取得和谐的统一。犹如红花与绿叶,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砂壶造型千姿百态,可谓汇集器皿造型艺术的宝库,其间蕴藏着丰富多采的完美器形,汇集着历代艺人的创作智能,经数百年来的反复提炼、修改,日臻完善,沿传至今,虽古犹新,掇球壶仿鼓壶、汉扁壶、线云壶、菱花壶、合菊壶、风卷葵壶、鱼化龙壶……,各呈仪态,蕴蓄着紫砂壶艺独特的风格和内涵的精华。

      探索壶艺的创新,既要有取舍地继承传统的优良特色,又要能吸收新的东西。要有新的突破,要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真谛;而这个真谛就是美的本身。一件较为完美的作品,必须自己能够抒发艺术语言,给人油然而生的一定艺术感受。

      一代名家邵大亨

      以邵大亨的作品为例,大亨为砂壶艺术上的杰出代表。清嘉、道以后百五十余年中,无有超越他之上者。据《宜兴县志》中高熙「茗壶说」赠邵大亨君一文载说他「善于仿古,每专览前人名作辄心揣手摹,得者珍于璧,其佳处,力追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又说:「其掇壶、顶、项及腹,骨肉亭匀,雅俗共赏;口盖直而紧,虽倾侧无落帽忧;嘴把胥屈自然,若生成者,截肠嘴,尤古峭,<


微信扫描,
以添加世家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鉴定或收藏资讯

关于世家 | 专家团队 | 精品赏析 | 藏品鉴定 | 资质信息 | 资费标准 | 如何汇款 | 常用工具 | 网址大全 | 联系我们 | 人才引进

Copyright ?2005-2015 世家鉴藏 北京抱贤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57692号-1

鉴定咨询电话: 010-65597260 65597261 13718700323传真: 010-65597261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大街67号 邮编:100006

交易|修复|培训|咨询电话: 13681104461

世家新浪微博: chinajdsj

世家鉴藏工作时间:周日至周五(周六休息)8:30-18:00

鉴定邮箱: Chinajds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