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家鉴藏!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鉴定邮箱:chinajdsj@163.com   用户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 > 收藏新闻 > 《东京禅机2015第一回拍卖》——青铜器赏析

《东京禅机2015第一回拍卖》——青铜器赏析

2015/4/13 19:06:06世家鉴藏

分享到:

  • 禅机(东京)株式会社“2015春季首拍”将于4月23日、24日在143-0006东京都大田区平和岛6-1-1东京流通中心举锤。本次征集的的藏品多是日本及欧美各国藏家将自己多年珍藏忍痛释出,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工作,我方此次拍卖会共征集到700余件精品佳作,包括瓷器、书画、佛造像、青铜器、翡翠珠宝、玉器杂玩及宫廷艺术珍玩等。还有数百件来不及上图录的艺术珍品,其中不乏精品迭出,只是遗憾-只有到场朋友才能先睹为快了!

    青铜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奏汉时期,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中国古代青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青铜器自古为鉴藏家收庋的重点,一件品相完整,皮壳优美,著录有序的青铜器古已难求,得遇一二,殊为有缘。如“唐至辽金青铜座龙”,龙身整体造型流畅,做工精美考究。整体威武霸气,形象地体现了帝王无上的权力和唯我独尊的气勢。另《西周青銅三足双立耳鬲》,形制规整,线条流畅,打磨光滑,釉色自然,纹饰简练且不失精美,直待有缘人收而藏之。这些都是非常贵重的礼器,绝对是青铜类藏家梦寐以求的收藏至宝。



    活动公开时程:

    4月23日预展09:00-18:00

    4月24日春季大拍


    拍卖场次(スケジュール)

    10:00-12:00 高古瓷专场(磁器专场)

    13:00-15:00佛像专场(仏像专场)

    15:00-17:00无图录专场

    18:00- 青铜器、瓷杂、书画专场


    地址:143-0006 东京流通中心第二展示场(2F) F会场 〒143-0006 东京都大田区平和岛6-1-1




    LOT6801

    漢代 铜兔、骆琦牌饰

    尺寸:(兔)L:5cm W:3.5cm (牌)L:9cm W:4.5cm

    估价:RMB: 5,000 – 8,000



    LOT6802

    戰國 青銅虎形帶鉤、饕餮紋帶鉤

    尺寸:L:4cm(饕餮) 7cm(虎)

    估价:RMB: 5,000 – 10,000



    LOT6803

    漢代 銅戈樽

    尺寸:H:11.7cm

    估价:RMB: 10,000 



    LOT6804

    西周 -青銅鳥形仗首

    尺寸:L:7cm H:5cm

    估价:RMB: 8,000 – 10,000

    此件鸟形杖首,质地为青铜,包浆古朴厚重。古代匠师们通过形象思维及理念创作出形态逼真的鸟形杖首,短喙,昂首,圆眼炯炯有神,高冠直立,体型圆润,羽翼线条简洁有力,呈卧姿,以其轻盈待飞的姿态吸引观赏者的视线。至今,此对象正是当时他们以巧夺天工的创造才能追求美的结果,将自然界中鸟兽生动之美实物化,展现精美绝伦的西周青铜艺术。



    LOT6805

    漢代 青銅羊首珮

    尺寸:D:7cm

    估价:RMB: 5,000 – 10,000



    LOT6806

    遼代 銀魔羯魚

    尺寸:L:8cm

    估价:RMB: 10,000 



    LOT6807

    漢代 漢弩機

    尺寸:H:15cm

    估价:RMB: 10,000 – 16,000



    LOT6808

    战国-汉代 銅人、獸、壺(三個)

    尺寸:(人)H:6.3cm (獸)H:4cm (壺) H:4.5cm

    估价:RMB: 10,000 – 15,000


    LOT6809

    唐代 瑞獸葡萄鏡

    尺寸:D:12.6cm

    估价:RMB:15,000-20,000

    圓形, 圓鈕。 凸起輪脊一圈分隔內外。 內區, 五瑞獸繞鈕嬉戲,有回首、弓身、展足,神態各異;瑞獸間以葡萄枝葉裝點,豐實畫面。外區飾葡萄藤蔓,構形自然,蜿蜒柔美,其間飾有碩果累累。果實排列整齊,藤蔓穿插流暢,布局精巧細密,形式頗為優美。鏡緣處飾兩周櫛齒紋飾;鏡面銹色自然,古樸。



    LOT6810

    西漢 青銅四鉅鏡

    尺寸:D:11cm

    估价:RMB:15,000-20,000

    器形規整,鏡背面以乳釘紋為主,分為三層,各層皆用繩紋隔開。靠近銅鏡邊緣刻花瓣紋,第二層以乳釘紋為主,大乳釘共四個,正好是正方形四角,周圍飾有小乳釘紋,錯落有致, 第三層正中鑄有一顆大乳釘, 周圍刻有花瓣紋。構圖清晰,層次分明,正好符合古代天圓地方之說。刀法遒勁,古色沉沉,乃鏡中精品。



    LOT6811

    唐代 青铜雙鳳紋菱形鏡

    尺寸:L:13.8cm

    估价:RMB: 10,000 – 25,000

    此镜花棱形,桥形圆钮,镜面中央饰一边对称饰两只凤鸟,双凤头顶冠羽,昂首曲颈,喙微张,似啼鸣,羽毛片片可数,尾羽自然卷曲,展翅欲飞,颇为灵动,一边对称饰六瓣形花卉,呈盛开之势。此境纹饰简练而不简单,布局疏朗有致,铸造工艺娴熟精湛。



    LOT6812

    漢代 青銅博山爐

    尺寸:H: 21cm

    估价:RMB: 15,000 – 20,000

    博山爐為古代常見的一種薰香爐,器型似豆形,上面有高而尖的蓋,蓋上雕鏤有象徵海上仙山的「博山」。使用時將香料放在爐內點燃,縷縷香煙通過蓋上的鏤孔溢出,滿室馨香,可用來除臭、避穢。博山爐全器由爐盤、爐蓋和爐座組成,爐蓋鏤雕成山巒起伏狀。足部為浮雕蟠龍紋。當爐腹內燃燒香料時,煙氣從鏤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氣繚繞,給人置身仙境之感。



    LOT6813

    漢代 青銅博山爐

    尺寸:H:16.5cm

    估价:RMB: 10,000 – 15,000


    LOT6814

    春秋戰國 - 蝉纹壶

    尺寸:H:8.6cm

    估价:RMB: 20,000 – 30,000  

    此件拍品為飲酒器,敞口,溜肩,鼓腹,腹下漸收至底,平底。器身有一環形把,肩上飾竊曲紋,腹部飾波紋,兩種紋飾以弦紋做分隔。波紋以倒三角形排列,形成大片花紋,獨具特色。整體器形圆润精致,值得珍藏。



    LOT6815

    唐代 - 青銅鎏金獸鈕杖首

    尺寸:6cm

    估价:RMB: 10,000 – 15,000

    此青銅鎏金獸鈕杖首頂端雕瑞獸。瑞獸雄渾威猛,前肢挺立,後肢坐臥,雙目圓瞪,呲牙咧嘴。造型雄健,肌肉線條蒼勁有力,靈動自然,傲視群方。



    LOT6816

    辽代-青铜烛台

    尺寸:H:24.5cm

    估价:RMB:10,000-15,000



    LOT6817

    辽代-跪俑莲花灯

    尺寸:H:9.3cm

    估价:RMB: 20,000-30,000



    LOT6818

    東周 - 青銅提梁卣

    尺寸:H:34cm W:27cm

    估价:RMB: 20,000 – 30,000

    卣是古代用來盛酒的容器,也有說卣專門來盛放祭祀時用的一種香酒。此卣為青銅製,深腹,圈足,有蓋和提梁,用以盛酒。卣主要流行於商代至西周早期。此器唇口束頸,腹部上豐下儉,高圈足外撇。折肩,肩兩側飾半圓環鈕,環鈕帶鉸鏈式提梁,正反兩面對稱飾羊角獸面紋,肩足飾瓦楞紋,古樸大气。



    LOT6819

    北魏 铜鎏金渣斗

    尺寸:H:9.5cm D:9cm

    估价:RMB: 25,000 – 35,000



    LOT6820

    戰國 - 銅錯金銀虎食鹿紋帶鉤

    尺寸:L:14cm

    估价:RMB: 30,000 – 50,000

    帶鉤,為束在腰間皮帶上的鉤,多用青銅製,也有鐵製、金製和玉製。帶鉤原為「胡服」所用,春秋、戰國時我國各族間交往頻繁,由鮮卑族傳入中原,其制一端曲首、背有圓鈕。形式多样,常見的有棒形、竹節形、琴面形、圓形和獸形小帶鉤。有的華美的帶鉤鑲玉、鎏金、嵌綠松石或加金銀錯,個別的有文字。盛行於戰國至漢代,魏晉時仍沿用。

    此帶鉤銅體,獸首帶鉤,通體飾錯金虎食鹿紋,题材少见,裝飾華贵,以銀為底,以金為線,金銀錯落有致,細節一丝不苟,形制线条流暢,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等级极高。



    LOT6821

    春秋 -青銅矛

    尺寸:L:28.1cm

    估价:RMB: 30,000 – 50,000

    矛是古代直刺式尖銳的格鬥兵器,前端為矛頭,後面安裝木柄,武士雙手持握。商代的矛頭多由青銅鑄造,矛頭兩側扁薄的部分為葉,當時以寬葉最具特色,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窄矛開始流行,並且青銅矛的形制逐漸成熟起來。此件拍品為窄矛,矛葉鋒利,矛頭中間突起的部分為脊,脊與後段的長骹相合為一,長骹上飾竊曲紋,紋理細膩流畅,形体凝重堅實,霸氣威武,散發出穿透千年的鋒芒,工藝精美娴熟,较为少见。陈于居,具有裝飾、辟邪的作用。



    LOT6822

    商代 - 青銅戈

    尺寸:H:25cm

    估价:RMB: 20,000 – 30,000

    戈為中國古代特有的兼具鉤、啄兩種功用的兵器,主要用於搏擊,多數裝長柄,也有裝短柄者,與盾配合使用,具有強大的殺傷性。此戈為直內型,緣略寬而長,前鋒略顯圓鈍,內作長方形並有一孔,端部饰饕餮纹。在青銅時代,戰爭頻繁,為了獲勝,當時的貴族毫不吝惜珍貴的青銅,鑄造了大量工藝精良的兵器,此件精品保存至今,難得可貴。



    LOT6823

    戰國 - 銅錯金嵌綠松石帶鉤

    尺寸:L:21.7cm

    估价:RMB: 30,000 – 50,000

    拍品呈细长弧形,末端作兽首。钩面饰错金几何形云纹,空隙处嵌绿松石。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带扣是和带钩相合使用的,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玉等制成的。工艺技术相当考究。有的除雕镂花纹外,还镶嵌绿松石,有的在铜或银上鎏金,有的在铜、铁上错金嵌银,即金银错工艺。带钩起源于西周,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魏晋南北朝时逐渐消失取代。此带钩不仅作工精湛,而且运用了复杂的错金嵌松石工艺进行装饰,堪称精品。



    LOT6824

    西周 - 青銅鴨形尊

    尺寸:H:9.3cm

    价值:RMB: 10,000 – 30,000

    此對鴨型器,以青銅精鑄而成,器兩端穿孔,鴨回首,其眼部及喙部刻畫寫實,身體以簡潔的線條表現出禽鳥羽翼,推測為附在某物件上的裝飾品或是做為鉤用。



    LOT6825

    唐代 - 響銅淨瓶

    尺寸:H:12cm

    估价:RMB: 10,000 – 30,000

    此响铜净瓶,敞口、细长颈、圆肩、鼓腹、圈足,周身素面,唯肩部有一道弦纹,器身包裹红蓝绿锈,古朴自然。整器具有唐代净瓶的独特造型特征,有很强的宗教和艺术价值。净瓶,容水的器具,为比丘十八物之一,盛水供饮用或洗濯,又称水瓶或澡瓶。净瓶又称军迟,在《释氏要览》中曰:“净瓶,梵语军迟,此云瓶。常贮水,随身用以净手。”它既是信徒用来洗手之物,亦是佛教法器之一,多为菩萨手持,尤其以多臂观音菩萨手中最为常见。



    LOT6826

    漢代-銅鎏金蟠螭龍紋瑟鈕

    尺寸:( 大 :H4.5cm ) ( 中 :H3.7cm) ( 小 :H3.2cm)

    估价:RMB: 32,000-40,000

    表面鎏金, 青銅製成, 分爲大、 中、 小三件, 器面以浮雕及圓雕技法琢以螭龍紋, 螭龍環形盤伏,似追逐遊戲其中,極爲靈動。配件精巧華貴可與大型重器相比擬。配件底部分別采用了中空四柱相接和柱狀方形中空的鑄造工藝,相得益彰,不失濃烈的藝術色彩,極具收藏價值。



    LOT6827

    金元-純金-宮燈形耳環

    尺寸:H:8.3cm WT:9.5g

    估价:RMB: 20,000-25,000

    耳飾呈宮燈造型,純手工製成,做工繁複精湛,包漿自然熟舊,設計巧妙,秀雅又不失貴氣。



    LOT6828

    戰國 - 銅錯銀傘杆

    尺寸:13.4cm

    估价:RMB: 10,000 – 30,000

    此傘桿呈圓柱形,中空,銅質。腰部有一道出脊,整體錯滿純幾何紋,為春秋戰國時代主要特徵,紋飾精麗神秘,抽象華美。藝術效果別具一格,完全體現傳統中國工藝的精美。



    LOT6829

    戰國 - 銅錯銀銅鎏金銀戈樽

    尺寸;(小)H:9.2cm (大)H:11.2cm

    估价:RMB: 10,000 – 20,000

    錯金銀工藝,盛行於戰國。透過在青銅器表面預先鑄出或鏨刻出圖案、銘文所需的凹槽,然後嵌入金銀絲、片,錘打牢固,再用蠟石將其打磨光滑,達到突出圖案和銘文的裝飾效果。早在先秦時代,貴族們便用金銀來鑲嵌青銅器物,此種裝飾工藝通稱為「金銀錯」,又稱「錯金銀」。此件銅錯金銀戈樽因「錯金銀」工藝裝飾過後,器物上金銀與青銅因不同光澤相映相托,將其紋飾襯透得格外華美典雅。


    LOT6830

    戰國 - 銅錯金傘杆

    尺寸:8.9cm

    估价:RMB: 20,000 – 40,000

    此傘杆呈圓柱形,中空,銅質。底部有銘文,表面錯金幾何雲紋,如意紋。紋飾疏朗華麗,抽象華美。佈局緊密交融,華貴雍容,充分體現其工藝難度和等級之高。



    LOT6831

    戰國 - 銅錯銀衡末(車馬飾)

    尺寸:6.5cm 7.2cm 6.5cm

    估价:RMB: 10,000 – 20,000

    從商代至漢代,馬車主要因戰爭而使用,其次是為了生活。馬具文化從戰國到漢代非常流行,此拍品三件一組的衡末為馬車上的零件,銅質,其上裝飾錯銀幾何雲紋,精美典雅,各個紋飾豐富,錯落有致,如此奢華的紋飾為禮儀馬車上特有的裝飾,可想像當時整台馬車的富麗堂皇。



    LOT6832

    戰國 - 銅錯銀衡末(車馬飾)

    尺寸:7cm 7.5cm

    估价:RMB: 10,000 – 20,000

    車馬器是構成車輛的基本器件,衡固定於車轅前端,用以駕馬的橫木,衡末則安裝於橫木的兩端。此對衡末呈圓柱形,採用錯銀工藝飾卷雲紋、幾何紋等,將細線的隨意舒卷和粗線的力道融合一體,紋飾繁複而不亂,華麗優美,為不可多得的藝術品。



    LOT6833

    戰國 - 銅錯銀戈樽

    尺寸:12.5cm 16.5cm

    估价:RMB: 20,000 – 30,000

    此戈樽造型別緻,器滿錯銀,融匯捲雲紋、細線紋和幾何紋。錯銀是古代中國金屬細工裝飾的一種技法,利用銀所特有的金屬色澤和可延展性在青銅鑄造的器物上,鑲嵌出各種紋飾圖案和文字,然後再用錯石將表面磨平。這種工藝製作複雜,材質昂貴,當時只有貴族才能使用。拍品也因錯銀裝飾技法,將戈樽襯托得格外華美典雅,色彩對比、紋飾線條更加鮮明,藝術形象更為生動。



    LOT6834

    秦 青铜编钟

    尺寸:H:15cm D:9cm

    估价:RMB:9,000



    LOT6835

    戰國 - 銅錯銀車軸

    尺寸:H:7cm D:7.5cm

    估价:RMB: 10,000 – 20,000

    造車技術在商代就已成熟,從西周時期形成了嚴格造車制度,一輛車的製造從設計、選料到加工、合成,每一個環節都有明確的分工。此件車軸,造型規整,滿錯金銀,卷雲紋和幾何紋相互搭配,金銀交錯,雍容華貴,對研究中國古代車馬制度和冶煉技術等,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是件珍貴的藝術作品。



    LOT6836

    东晋 純金蝉纹珰 

    尺寸:H:5.7cm w:5.5cm

    估价:RMB: 24,000-30,000

    珰 ,中国汉代武职宦官帽子的装饰品。此饰品純金打制, 鎏金純厚, 近似方形,顶部起尖,圆肩,呈莲瓣状。纹饰镂空,中间饰蝉纹,边饰锯齿纹。纹饰上缀细小金粟粒。蝉眼镶嵌金圆珠,背部边缘有一周锯齿形卡扣。饰品构思奇特,制作精致, 为六朝时期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LOT6837

    漢代– 青铜豆

    尺寸:H:17.6cm

    估价:RMB: 15,000 – 20,000

    器名「豆」已見於甲骨文為,金文為。豆最早為陶製品,始見於新石器時代,如本館龍山文化區的黑陶豆。商周時代的陶豆是最常使用的日常生活器皿。青銅豆最早出現在商代晚期,基本形制是上有盤,其下長柄連圈足,青銅豆通行於西周時代,盛行于春秋戰國。豆專門用來盛放醃菜、肉醬等調味品的器皿。《周禮天官醢人》:「醢人,掌四豆之實」所謂的豆實就是諸種肉醬、肉汁、醬菜、即今日的菜盤。此豆為青銅鑄造,附蓋,器身曲壁折腹,下承高柄圈足,器身素雅無紋,紅斑綠鏽自然,古意盎然。



    LOT6838

    春秋 – 編鐘

    尺寸:H:20cm

    估价:RMB: 10,000 – 15,000

    編鐘為樂器,屬於青銅禮器的一部分,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用於祭祀或宴饗時演奏音樂,每個編鐘有分聲響頻率,以大小排列,可組合成合律合奏的音階。此件編鐘造型簡潔典雅,鐘面上飾乳釘和窃曲紋,纹饰精简流畅,铸造工艺精湛。在古代制造编钟时需要用很多块陶制的模子组合成一个铸模,灌注摄氏近千度的铜水才能得到。从出土的编钟来看,它们不仅音调准确,而且纹饰极为精细,这说明商周时期对青铜模具的制造技术运用得极为熟练。在今天,铸钟仍不是一件易事。



    LOT6839

    唐 青铜乐舞人

    尺寸:H:11cm

    估价:RMB: 30,000 – 40,000

    乐舞仕女发挽高髻,双目微合,面容安详,身披霓裳,手执琵琶,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婀娜多姿,栩栩如生,高贵典雅,在曼妙和婉转之中,弹琵琶的仕女且歌且舞,身姿曼妙,飘逸轻柔,如入物我两忘之境,澄明一片,颇有飞天之韵,正所谓“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可谓浑然天成。整体造型体态文静,层次分明,铸造传神,人物肌圆骨润,呈现出柔和的曲线,极富美感。



    LOT6840

    西周 青铜爵杯

    尺寸:H:17cm

    估价:RMB: 35,000 – 45,000


    LOT6841

    漢代 - 青銅鎏金瑞獸紙鎮

    尺寸:11.5cm

    估价:RMB: 80,000 – 120,000

    漢代為社會安定,經濟文化都迅速發展的時代,因此,在藝術方面也有極大的發展。漢朝的雕塑都具有體型比例適當、姿態生動、手法自然且富含生活氣息。此紙鎮形体圓潤飽滿,厚重敦实。形状似龟,頭頸前伸探出,肌理感强,四肢伏地,紧抓地面,脚趾清晰可见,似在匍匐前行,背脊拱起身饰图案,纹饰流畅潇洒。此瑞兽形态生動可爱,憨韵十足。从其青铜鎏金的质地及形式上看,可推断为当时皇家用器,十分珍贵难得。



    LOT6842

    元-青铜凤穿花纹镜

    尺寸:D:28cm

    估价:RMB: 200,000 – 300,000

    铜镜是古人整束衣冠、修饰仪容的生活用具,起始于商周,汉代盛行,唐宋流行,明清衰落。迄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了。铜镜尤其注重纹饰展示,所以也是古代室内一种很重要的陈列品。镜圆形,圆钮,中间一圈凸棱分内外两区。内区饰五只瑞兽,外区饰四只凤鸟,凤鸟神采奕奕,体态丰盈,羽翼丰满,展翅飞翔穿梭与牡丹花之间,意“凤穿牡丹”, 亦称“凤喜牡丹”或“牡丹引凤”。凤乃鸟中之王,牡丹为花中之王。元代铜镜纹饰大都为纪名号铭的素镜或简略的缠枝牡丹纹、云鹤纹、双鱼纹、双龙纹及等,也有人物故事镜,且铜镜铸造大都较粗糙,少有精致品。此镜不仅纹饰细腻饱满,立体感极强,镜面光洁可鉴,且器形硕大厚重,铸造工艺精湛,纹饰繁复华美,寓意富贵吉祥,实为元代精美标准器,极为难得,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及收藏价值,达到了博物馆馆藏之级。



    LOT6843

    戰國 – 铜鎏金鹿形嵌貝席鎮

    尺寸:L:12CM H:6CM

    估价:RMB: 100,000 – 150,000

    席镇是系压帷帐或席角之物,其历史源远流长。魏晉以前古人席地而坐,即坐在铺设於地面的草席之上。王室贵胄之家,备有低矮的床榻,上面也要铺席。有的床上置帷帐,帷帐四角也常用镇来压住。不仅如此,席镇还有辟邪的功能。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实物遗存,如浙江绍兴印山大墓出土的春秋玉镇就有19件之多。这组席镇为鹿的造型,通体鎏金,呈半卧状,昂首,鹿角粗壮,背部圆形,上嵌贝壳,底部平整。为增加镇的重量,在贝壳内灌沙。莹润的贝壳和铜铸的镇体搭配得和谐自然,实用性和装饰性被巧妙地统一起来。鹿形整体製作手法写意,線条刻画简洁明快,且象征高官厚錄,寓意吉祥。此席镇的工艺繁复,鎏金及嵌贝壳工艺高超,档次极高,当为王侯之家所用之物。历经两千余年,保存至今的成组席镇,实属罕见,因此堪称国宝。



    LOT6844

    北齊 - 銅飛龍

    尺寸:11cm

    估价:RMB: 100,000 – 150,000

    龍為傳說中的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神獸,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雲作雨。中國歷代也將龍作為藝術創作的靈感,姿態萬千,因此龍的動態也有許多別稱如:行龍、坐龍、蟠龍、升龍、降龍……等。其中「飛龍」又最能展現龍騰雲駕霧之英姿。在古代經典中,也不乏有對飛龍的描述。《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乘雲氣,馭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楚辭九歌湘君》:「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史記趙世家》:「四年, 王夢衣偏裻之衣乘飛龍上天」。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端午龍舟》:「畫船簫鼓, 飛龍鷁首。」等。此尊飛龍,青铜質地,红斑绿锈,包浆敦厚古朴,整體呈現飛龍遊雲之姿,體態輕盈,隨有千年餘歷史,簡化的線條以現代觀點來看,亦显灵动悅目。得此尊飛龍者,亦得《易經》〈乾卦.九五〉之辭:「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之境,經過潛沉、醞積,在適當的時機一躍而起,飛黃騰達。



    LOT6845

    漢代 - 青銅人物席鎮(一对)

    尺寸:9cm

    估价:RMB: 60,000 – 120,000

    漢代民間盛行說唱表演,表演藝人稱為俳優,他們彈奏樂器,或說書,或歌唱,以調謔、滑稽、諷刺的表演博得主人和觀賞者的笑聲。當時的皇室貴族以及權勢之家都蓄養俳優以為樂。歷史上對於俳優的記載:《漢書.卷五十一.枚乘傳》:「詼笑類俳倡」。《漢書.卷六十八.霍光傳》:「引內昌邑樂人,擊鼓歌吹作俳倡」。《漢書.卷六十八.霍光傳.顏師古.注》:「俳優,諧戲也」。《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傳》:「金石絲竹之聲不絕耳,帷帳之私,俳優侏儒之笑不乏於前,而天下無宿憂」。丞相田蚡「愛倡優巧匠之屬」。桓寬《鹽鐵論·散不足》云:「富者祈名嶽、望山川。椎牛擊鼓,戲倡儛像」。《說文解字》:「俳,戲也。」段玉裁.注:「以其戲言之謂之俳,以其音樂言之謂之倡,亦謂之優,其實一物也」。《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傳》:「是時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優俳之觀」……等不勝枚舉。此對說唱人俑,青銅質,皆呈坐姿,一敲擊樂器,另一說學逗唱、眉開眼笑,兩人默契互動,神情詼諧自然,觀者似乎能感受到台下觀眾笑聲。此對人俑充分的反映出當時市井小民的生活趣味。



    LOT6846

    西周 - 青銅玄纹鼎(盖为明代后配)

    尺寸:H:32.8cm(含座)

    估价:RMB: 60,000 – 80,000

    中國的青銅工藝,以商、周兩代的青銅器為代表,通常做為日常生活用品或是禮器。其形制多樣,其中的「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徵由腹、足、耳三部分組成。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揚火,耳可以穿杠搬運。鼎又是青銅禮器中最重要的一個品項,實用意義是盛放或烹煮食物,但價值卻體現在對禮治的維護上。一般多用於奴隸主階級的祭祀和宴飲,具有區別尊卑貴賤的功能,是奴隸主統治權力的象徵。文獻記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有成語「一言九鼎、問鼎中原、三足鼎立」)此鼎配红木蓋及底座,蓋上附有一白玉鈕,白玉质地细腻油润,色泽白晰,且带有原始红色皮籽,巧雕而成。鼎口上立雙圓鼎耳,折沿方唇,腹略深,圜底,三柱足,柱足略外撇,腹壁上飾有一凸弦紋。此鼎厚實穩重,铜质精良,器身古朴素雅,别具韵味。上刻铭文“作父”宝用。



    LOT6847

    戰國 - 青銅鴨形尊

    尺寸:L:32.5 D:16.5cm H:13cm

    估价:RMB: 100,000 – 300,000

    这尊青铜鸭器通体造型为鸭形,体态丰腴,呈蹲卧状,曲颈,双目炯炯有神,似乎正嘎嘎长鸣,意欲啄食,可爱动人!背铸一圆口,有盖,盖上有套环与尊体连接,而以中空的鸭身为尊体,底作矮圈足,前以两爪着地,亦可起支撑作品。尤其背上翅膀及羽毛也刻画的一丝不苟,工艺之精令人称奇!此尊一经面世定会让众方家激动不已……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均给人以庄重、威严和神秘之感,而这件鸭形尊却一反常态,写实而又亲切,给战国青铜文化增添了浓浓的艺术气息。这件鸭形尊突破奴隶主那种尊卑等级观念,以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构思,在古代青铜艺术品中可谓凤毛麟角,目前仅见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镇江博物馆和黄骅市博物馆中,是这一时期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堪称国宝级文物。鸭古称鹜,鹜即野鸭。那什么时候野鸭被驯化成家鸭呢?通过商墓中已有铜鸭、玉鸭和石鸭出土,可以推测商代鸭已经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动物。而这类鸭形尊的出现,更为研究古代农业历史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



    LOT6848

    東周 - 青銅出脊饕餮紋鼎

    尺寸:W:12.5cm H:14cm

    估价:RMB: 30,000 – 50,000

    鼎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一种,原为食器,用以烹煮或盛放肉食,后逐渐成为祭祀、征伐、丧葬等活动中陈设的一种礼器。同时,鼎也是贵族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时最重要的礼器之一。此外,鼎也被作为王权的象征,《左传》宣公三年记楚庄王问鼎中原,即窥视中原王权之意。鼎数目的多寡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周代礼制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由此来看,鼎可谓贵族的专利品。青铜出脊饕餮纹鼎有盖,盖呈圆形,上有圆钮,盘口,方折沿,上有一对立耳,耳上有兽型立雕,微鼓腹,下有蹄形足。盖饰以对称的饕餮纹一对,腹部三面出脊,每面腹下饰以螭龙纹。沿下有「黄白乍□入行器子子孙孙永宝享」铭文一行十三字。此鼎本无盖,上盖为18世纪时由日本人配铁打造制作而成。此鼎造型雄伟凝重,纹饰简朴,其上雕铸的铭文有历史研究价值,极具收藏价值。



    LOT6849

    西周-青銅三足雙立耳鬲

    尺寸:W:12.5cm H:14cm

    估价:RMB: 120,000-150,000

    鬲爲古代煮飯用的炊器。銅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時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狀一般爲侈口(口沿外傾),三袋足,便于炊煮加熱。銅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時期。商代前期的鬲多無耳,後期口沿上一般兩個直耳。此鬲,采用青銅精制而成,侈口,上立雙耳,束頸,颈部飾一圈窃曲紋,腹部呈三肥大袋足,矮裆,柱足,腹部無紋。此鬲型制規整,綫條流暢,打磨光滑,色澤黑亮,鏽色自然,紋飾簡練切不失精美,能如此完完整的保存至今,實屬难得,待有緣人收而藏之。



    LOT6850

    商 晚- 青銅饕餮紋鬲

    尺寸:H:20.7cm D:16cm

    估价:RMB: 100,000 – 300,000

    此件青铜饕餮纹鬲造型圆润敦实,线条柔美精准。口微侈,上立双耳,短颈,三袋足,腹部肥硕,尽显丰腴典雅之态;三足对应的腹部各饰饕餮纹,以回纹衬地,形成主纹与地纹的对比,主纹之上再饰以其它纹饰,如饕餮的毛羽,眼睛等,散发着凝重、庄严和狞厉之美。无论从任一角度观赏,那种神秘又带有诡异色彩的画面在让人感到震慑的同时,又给人以肃穆威严之感。对称式的布局又似乎在表述统治者政权的某种气势以及不可逾越的章法,而饱满细密,繁褥精湛的纹饰更是提现了当时高超的铸造工艺水平。正如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所言,鬲为中华文化特有的一种产物,它就是中国历史的活化石。通过鬲的造型、纹饰及铸造工艺,可窥见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习俗和极高的艺术审美。不知什么原因,商代鬲的存世量与同时期的簋、鼎、爵相较却出奇的少见,且在极短的时间消失了。目前类似作品仅见于极少数博物馆。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商晚期鬲、首都博物馆藏伯矩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师趛鬲中可以窥见鬲境界神秘的艺术气息。商代的靑铜鬲以其特殊的造型,为历朝的金石学者及藏家所梦寐以求的艺术珍品。



    LOT6851

    唐- 遼金 - 青銅坐龍

    尺寸:H:16.4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龍是華夏子孫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更是帝王權利的象征,歷代帝王均以龍為尊,自命為“真龍天子”。中國人亦被稱為“龍的傳人”。龍的造型多種多樣。但將幾種動物完美結合於一身的坐龍形象在中國歷代龍的姿態中極為罕見。此件銅坐龍,高:16.4cm ,唐至遼金時期,青銅材質, 造型獨特,集四種動物,即龍首、豹身、麒麟背和獅尾於一身。龍首扁長,上吻部長喙前伸,張嘴露銳利尖齒。下顎胡鬚垂下,短小精悍。仔細觀看這座銅坐龍,就會髮現它,怒目外張,龍角后捋,鬚髮翻捲,猶如騰云而起,似乎在抒髮著一種斗誌昂揚的心境,煞是威武霸氣。形象地體現了帝王權利唯我獨尊的氣勢。頸帶項圈,上飾火焰珠,龍身彎曲,背飾鬃毛。身披層層鱗片,鱗片疊巒分明,立體感極強,細節表現一絲不茍。背生雙翼,雙翼細長,仿佛要像我們傳達出一股神秘的信息。龍呈蹲坐式,弓起腰身,前腿直立,后腿曲踞,腿部肌肉強健,骨骼突出,落地四爪粗壯健碩,龍尾揚起捲至腰后,亦動亦靜,浩氣凜然,一種蓄勢待髮之勢躍然而出,同時還顯示出一種穩坐江山之態。后兩腿之間有孔,疑似固定器物之上所用,目前學術界多認為其為皇室的御用車輦和御用寶座的裝飾品。在中國歷史上的龍,或盤或飛,或走或游,龍身若蟒,而這條坐龍為蹲坐狀,形製極為少见,全世界目前仅有八尊,均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这八尊铜坐龙资料在黑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杨海鹏《金代铜坐龙发现与研究》中有详细的论述。参阅下述资料。見,全世界目前僅見八尊,均藏於世界各大博物館。這八尊銅坐龍資料在黑龍江省博物館研究員楊海鵬《金代銅坐龍的髮現與研究》中有詳細的論述



    LOT6852

    东周–青铜虎(一对)

    尺寸:L:7cm W:4.5cm

    估价:RMB: 30,000 – 50,000

    青铜铸成,猛虎半蹲,身体前倾,四足紧抓地面,呈伺机跃起之势。它尾巴上卷,张口呲牙,眼瞪如铃,双耳矗立,肌肉结实。虎身纹饰刻画细腻流畅。造型威猛骨骼健硕,为东周时期贵族用器,包浆古朴,成对难觅。



    LOT6853

    西周 - 青銅簋(一對)

    尺寸:H:15.5cm L:28.5cm

    估价:RMB: 300,000 – 500,000

    青铜簋是一种盛食器,盛放煮熟的黍、稷、稻、梁。商周时期,簋成为礼器。特别是西周时期,在祭祀、宴飨和随葬时偶数组和和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士为三鼎二簋。青铜簋成为仅次于鼎的王者重器。此对青铜簋,敞口,矮圈足,腹部两侧有双半环耳,耳首铸成龙首张口,耳端有小珥下垂。腹部和颈交接处铸有一周典型的西周回纹地长卷尾凤鸟纹。器腹部饰一周弦纹,器底近圈足铸有一圈夔龙纹。整器纹饰尤其以凤鸟纹最为典型,凤鸟纹呈对称分布,中铸有凸起兽面纹。此纹饰大约出现于殷商之际,而盛行于周初,商代被称为玄鸟的后代,玄鸟即为殷商图腾铸于器物之上,那么西周之际为何又如此盛行呢?这可能和当时的太阳神崇拜有关系。远古时代,人们就认为有一种太阳神鸟,可以通天,从以下器物纹饰中可见一斑:河姆渡文化遗址中,象牙雕片及骨匕柄上的双凤朝阳纹,其中凤鸟即为太阳神鸟,是一种太阳神崇拜的象征。而此凤鸟纹,也是两两相对,虽然中间变成兽面纹,可能是商人用来祭祀太阳神之用。故而推测,这些凤鸟纹很有可能也是太阳神鸟,为太阳崇拜的象征。这对青铜簋纹饰华丽,但不繁缛,造型威严,庄重而又典雅大方,通身布满翠绿铜锈,堪称西周铜器中之精品。它们的出现对于研究古代礼制及宗教信仰都提供了重要的物证。



    LOT6854

    春秋戰國 - 青銅嵌綠松石勾連雲紋雙輔首方壺

    尺寸:H:28cm

    估价:RMB: 100,000 – 300,000

    拍品直口,小折沿,短颈,溜肩,鼓腹,平底,方圈足。肩部两侧对称置兽面铺首衔环。兽面威严,圆晴突出,纹毛细腻。胎壁轻薄,棱角周正。通身饰各种勾连云纹图案,图案花纹是在模铸好的纹线沟槽中镶嵌红铜或金银、绿松石、填蓝漆而构成,以模铸阳纹为主体,阴沟填以红铜、金银和绿松石衬地,在不同部位变换不同形式。纹线宽而大纹线之上嵌以绿松石,窄细的纹地处嵌以红铜、金银为隔线,但因年代久远,红铜、金银隔线以不复存在。即便如此该方依旧壶雍容华贵,层次分明之余,蕴藉沉厚,为比较典型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



    LOT6855

    商代-青銅饕殄紋爵杯

    尺寸:H:19cm

    估价:RMB: 125,000-150,000

    此爵杯長流尖尾,流上立雙柱,菌狀鈕,卵形深腹,扁平狀半圓形鋬,内有族徽,三棱形錐尖足。頸和腹部起扉棱,口、流、尾下飾蕉葉紋一周,內部填滿雲雷紋地,腹部饕餮紋,兩側裝飾獸面紋。此爵紋飾繁缛華麗,充滿神秘、獰厲之美,器雖不大,但顯隽秀,且工藝精湛,具足肅穆之美,爲商代佳作,包漿自然,保存完好,不可多得。



    LOT6856

    商中早期 - 青銅瓿

    尺寸:H:27cm

    估价:RMB: 100,000 – 300,000

    戰國策.東周策:「夫鼎者,非效醯壺醬瓿耳,可懷挾提挈以至齊者。」古代銅製器皿,圓腹、斂口、圈足,用以盛水酒。盛行於商周時期。瓿形狀似尊,圓體,口沿外撇、短頸、廣肩、腹部扁寬、高圈足。颈、腹、足部均饰以双周凸弦纹,简洁有力,肩部及腹部饰夔龍紋间以饕餮紋,圈足上有十字形鏤孔。此器紋飾精美流畅,布局疏密得当,层次分明,銹色古朴自然,表現出商代鑄造青銅器技術的成熟。这件铜瓿在体量大小、纹饰精美程度、保存状况等方面,丝毫不逊色于考古发掘出土和博物馆、美术馆收藏的同类器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是流散海外的中国早期青铜器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LOT6857

    西周 – 青銅爵杯

    尺寸:19x19cm

    估价:RMB: 100,000 – 150,000

    此爵杯长流尖尾,双柱位于口沿两侧近流一端,柱上帽为圆菌形,卵形深腹,三棱形锥尖足,鋬饰一兽头,腹部饰兽面纹,并上下饰有一圈圆圈纹,纹饰制作精美,工艺精湛,且包浆自然,充满神秘、狞厉之美,保存完好,族徽清晰,器型较大,为西周时期的精品之作,不可多得。



    LOT6858

    西周-青銅獸面紋爵杯

    尺寸:H:16cm

    估价:RMB: 125,000-150,000

    此爵杯長流尖尾,流上立雙柱,菌狀鈕,卵形深腹,扁平狀半圓形鋬,内有族徽,三棱形錐尖足。頸和腹部起扉棱,口、流、尾下飾蕉葉紋一周,內部填滿雲雷紋地,腹部饕餮紋,兩側裝飾獸面紋。此爵紋飾繁缛華麗,充滿神秘、獰厲之美,器雖不大,但顯隽秀,且工藝精湛,具足肅穆之美,爲西周時期佳作,包漿自然,保存完好。



    交通指南

    ■乘坐电车

    到「流通センター」下车。

    路线1 由JR「浜松町」站乘坐东京轻轨(东京モノレール)需10分钟

    路线2 由「天空桥」站换乘京浜急行线需6分钟

    路线3 由「羽田空港1号楼」站(区间快速)需8分钟/(普通)需11分钟

    路线4 由「羽田空港2号楼」站(区间快速)需10分钟/(普通)需13分钟

    ■乘坐巴士

    到「流通センター前」下车。

    路线1 由JR「大森」站东口5,7,9号车站需12分钟

    路线2 由京浜急行线「平和岛」站需5分钟

    ■乘坐新干线

    到「流通センター」下车。

    由东海道新干线「品川」站换乘JR京浜东北线或山手线到「浜松町」站,再换乘东京轻轨(东京モノレール)到「流通センター」下车。


    有意恭请者请联系:010-6557260/61(也可向我们索取高清大图)




微信扫描,
以添加世家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鉴定或收藏资讯

关于世家 | 专家团队 | 精品赏析 | 藏品鉴定 | 资质信息 | 资费标准 | 如何汇款 | 常用工具 | 网址大全 | 联系我们 | 人才引进

Copyright ?2005-2015 世家鉴藏 北京抱贤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57692号-1

鉴定咨询电话: 010-65597260 65597261 13718700323传真: 010-65597261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大街67号 邮编:100006

交易|修复|培训|咨询电话: 13681104461

世家新浪微博: chinajdsj

世家鉴藏工作时间:周日至周五(周六休息)8:30-18:00

鉴定邮箱: Chinajdsj@163.com